图书馆智能化历史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张丹东 副馆长
人民大学图书馆张丹东副馆长提出,从80年代初期的图书馆计算机时代,主要应用是单机、编目、检索等一些业务功能。进入80年代晚期,图书馆进入了多机本地联网、多机检索、光盘塔、数据库等应用,图书馆编程依旧比较普遍。90年代末,全球联网,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出现,采购商业产品、服务成为主流,编程成为少数实力雄厚的图书馆的特长。未来,将进入“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云减轻基础IT运维工作量。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质和量都大大提高。(智能客服、人脸识别、知识图谱等等),新需求导致联盟发挥更大作用,联盟应用逐步落地。联盟应用形成大数据,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将改变业态。图书馆业务由资料保存、利用转向信息、情报服务。主要业务由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空间。
为图书馆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问题解决平台- 赛尔超星高校智能客服产品负责人 周老师
赛尔超星高校智能客服产品负责人周老师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和优势、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智能化服务,高校智能客服的功能亮点以及未来发展等4个阶段。
南开大学图书馆智能客服应用情况分析- 南开大学图书馆 宋灵超
南开大学图书馆宋灵超老师在会上,介绍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实施“学术立馆,创新立馆,服务立馆,国际化立馆”的发展战略,紧抓“资源为王、服务为本、技术为核、管理为要”四大关键,不断加强图书馆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在实现基本服务的信息化基础上,一直高度关注业内外新的技术,探索这些技术应用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可行性,其中智能化技术在改变图书馆服务上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图书馆关注的重点。
为读者服务嵌入科技内核、浅谈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晋月培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晋月培老师详细介绍了政法大学在图书馆智能化方面所作的各项工作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政法大学从2019年6月开始使用高校智能客服后,为学校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进行了详细介绍。